開車被加塞 心態決定勝負 |
編輯:福州易信陪駕服務有限公司 時間:2013/05/24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開車被加塞 心態決定勝負 |
駕車要有公德,但在現實生活中,僅有公德心是無法徹底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還需要嫻熟過硬的駕駛技巧,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如何提高自己的駕駛技巧,以及在開車上路必須時刻牢記的規則。 禮讓公交 各行其道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禮讓公交車是一個小車駕駛員的基本禮貌,遇到公共汽車進出站或左右轉的時候,你收腳油踩腳剎車也就是浪費了最多1分鐘的時間,但是對于公交車上幾十位乘客來說,您的細小善舉給他人帶來的是平安與和諧。如果因為您的爭強好勝,讓公交車猛剎車,那么很有可能讓車上的乘客跌倒摔傷,年紀大的人甚至會發生其他問題。 小車占用公交車道并不鮮見 很多地方公交車專用道在專屬時間內卻能看到各色車輛明目張膽的占據使用,更有甚者遇到公交車出站不僅不禮讓,還生拼硬搶。在很多國家,公交車上都安裝有專用攝像頭,如果有私家車違法進入公交專用道行駛,拍下來的照片可以作為處罰依據,好像在北京市也有部分公交車試點安裝。 不規矩的公交車也大有人在 說到這里肯定會有朋友抱怨,說公共汽車司機大都蠻不講理,仗著車大,欺負小汽車。的確并非所有的大車司機都具備足夠的駕駛公德。比如,有的公共汽車司機不管左右情況,一把輪強行并線,害的隔壁車道車輛要緊急剎車。這種情形,幾乎每天都能遇到。對于公交車這種現象,有兩個方法可以應付:一是如果恰遇上下班高峰,公共汽車里乘客很多,都火急火燎的去上班,那就調整一下心態讓公交車先過去算了,“爺爺不跟孫子一般見識”。這樣做并非向公共汽車司機認聳,而是那滿滿的一車乘客,高手過招從不傷及無辜。二是如果當時車上沒幾個乘客,交通路段有很清閑,公交司機明顯屬于犯渾,那就需要小小給他一些教訓,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已經給別人造成了困擾。 事實上,不管是公共汽車還是旅游大客車,在這些大型車面前,小汽車是占據很大優勢的,如果兩車之間真的發生較量,吃虧的,只能是大車??吹竭@里估計很多朋友會大吃一驚,認為這根本不可能,每次看到大車變道,就覺得一堵墻鋪天蓋地的壓過來。其實,只要了解大型車的特點,就能明白我在說什么了。 大車車身長 轉彎半徑大 小車的靈活性占有很大優勢 大客車的車身長,轉彎半徑大,駕駛大型車的司機,需要左右上下都得照顧到,這就是其自身的弱點。如果遇到大型車強行打輪并線,小汽車只需主動靠上去,緊緊地貼著大客車做平行運動,大型車司機就會很緊張,不敢輕易打輪。但是,多數小汽車駕駛者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質,看到大車比自己車身龐大就腿發軟,一遇到大客車壓過來,就趕緊打輪避讓。要知道,你這一打輪,必然讓出一片空間,大型車自然可以順利加塞。 無論對錯 受的損失是自己的 只要穩住心態,正常駕駛,不亂打方向,對于無理加塞的大型車大多可以逼其就范此手法的要點,是膽量要大,主動把你與對方的距離,縮短到最近,保持平行駕駛,同時還要保持自己的車,始終在原有車道內,別壓線,以占取主動;其次就是心理較量,這么近的車距,很多人的心理壓力承受不住。記住,此時誰先動輪,誰就是失敗者。至于跑到前面踩腳急剎車這種辦法,萬萬不可取。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實屬下下策,外一對方剎車不及,讓您三廂變兩廂,兩廂變SMART,到時候哭都來不及。而且如今攝像頭到處都是,一旦有證據證明是您無辜剎車,就算是后方追尾也是您前車的全責。就算不提責任,修車期間您擠公交,坐地鐵,受累受罪的還是您自己吧?切記,沖動是魔鬼!但凡高手過招,誰先急眼誰就輸定了。 任意妄為加上自私自利的駕駛習慣讓交通變得混亂不堪 現在大城市交通癱瘓,車多并非主因,與全世界主要城市一比,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并不高,真正讓交通陷于癱瘓的其實是眾多新手司機不規矩的駕車習慣,以及毫無章法的行車秩序。和發達國家相比,不用羨慕西歐北美的司機,那里的行人、司機一點自由都沒有,被警察管得一個個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反觀國內,在政府公車、軍隊車的“模范”帶頭作用下,只要一上路,個個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世界。所以,北京等大城市的車雖不多,但秩序混亂;秩序混亂的緣由,是管理水平的低下?;靵y與低下所帶來的,就是交通不暢,進而發出車多惹禍的錯覺。 環路的擁堵早已不分晝夜 從理論上講,北京的幾條環路都不應該堵車,沒有紅燈,沒有交叉口的封閉環線怎么可能堵的一動不動?但事實是,現在除了收費的六環路還稍顯暢通之外,其它幾條環路幾乎不分晝夜,早已堵得一塌糊涂。是什么原因讓環路交通陷入癱瘓呢?一是車輛進出主路時,車速放慢及駕車人普遍不懂得禮讓,造成路口通行能力下降;二是故障、事故車不能及時挪開,阻擋路面影響流量。 有個早已被傳爛了的故事,說日本在假日里,大家都駕車出游,可高速公路修路,車道由兩條并為一條。于是上萬輛汽車被迫以緩慢的速度一步一步往前挪動,但所有的車輛都規規矩矩的排隊,沒有加塞按喇叭的,在修路的地方,兩條車道的車就像拉鏈一樣,自覺采用輪流制,一邊一輛順序通行,巨大的擁堵在平靜與和諧中化解了,不需要口號,不需要引導,自覺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習慣之中。 只要是個環島 必然是個擁堵結點 換做國內,恐怕喇叭聲不絕于耳,必然相互擁擠,最后擠成一個死疙瘩,誰也走不。這樣的死疙瘩在國內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昔日北京南三環有個很大的玉泉營環島,轉一圈下來將近一公里,但遺憾的是玉泉營環島的面積與交通堵塞同樣壯觀。這樣規模與流量的環島在西方國家通行能力很高,在我們這里卻天天堵車。原因很簡單,眾多的駕車人絲毫沒有禮讓與規矩的意識,誰也不讓誰,都想先過,于是誰也過不去。 現代社會需要一個良好的交通秩序,建立這個秩序,是中國各大城市的當務之急。我們每位駕駛者,都是這個大工程的一分子,都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在有關部門尚未有具體措施之前,讓我們所有的交通參與者都牢記以下這些規則,紓緩的交通為人為己。 |
上一條:暫時沒有! | 下一條:新手上路 如何正確使用方向盤? |